人民日报北京10月22日电(欧阳一佳记者)江河湖泊的生态流量能否得到保障,是衡量河流、湖泊生态系统是否良好的重要标志。在今天举行的水利部“母亲河修复工作三年成果”新闻发布会上,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局局长于启阳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,河湖生态流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、实现河湖功能可持续利用的根本要素。是监测水资源开发强度、恢复河湖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。近年来,水利部建立了江河湖泊生态流量管理平台,实现了河湖生态流管理平台的实时管理。对158条主要江河湖泊、268个管理断面的生态流量进行监测预警和动态监测。 2024年,全国主要江河湖泊生态流量预计达到98.6%。 “河流、湖泊必须保证一定的流量和水量,才能维持自身生态系统的健康。这就是河流、湖泊的生态流量和生态水量。”于其阳表示,水利部近年来高度重视生态流管理,加强高层设计,推动河湖生态流目标确定,强化生态流保护。近年来,水利部颁布了涉及江河湖泊、新建和既有水利、水电工程等生态流量测定的三项技术标准。在此基础上,制定了171个大型跨省区生态流保护目标。分四个阶段组织确定省内河流湖泊和546条省内大型河流湖泊。 2024年,水利部计划开展河流、湖泊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综合生态流量测定工作。截至9月底,共完成七大流域州际河流湖泊生态流量状况研究1476项。今年年底前,组织流域管理机构完成省际江河湖泊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确定,实现省际江河湖泊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全覆盖。于启阳表示,通过这些努力,河湖生态流管理实现了“三个转变”。也就是说,从分散管理到组织推广,从典型试点推广到全面推广,从目标设定到全面监控,都是一份礼物。有的常年干涸或干涸的河流有水流过,有的有水的河流有干净的水流过。几个主要湖泊的水面已恢复。河湖水生态系统持续改善,治理取得实效。于启阳表示,下一步,水利部将进一步完善规范的生态流量监测政策和体系,加快河湖生态流量判定和保障,建设水电节水工程,切实保障河湖生态利用,维护河湖健康生命,促进人水和谐。